都市文档在线 > 报告 > 其他报告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2024-08-26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一篇】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分数的大小是数学中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数轴的划分、比较大小等。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分数的大小关系,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概念理解不深,常常产生混淆和错误。因此,我进行了一些教学反思,并尝试了一些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分数大小的理解。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和方法总结。

首先,我意识到学生对数轴的理解是有限的。在授课中,我通常会用数轴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然而,我发现学生对数轴的使用和表示并不熟练,导致他们对分数大小的判断产生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在课堂上增加数轴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画数轴来表示和比较分数大小。我还引入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上的刻度、体重秤上的刻度等,让学生能够将数轴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练习和实例引导,学生逐渐提高了对数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常常只看分子或者只看分母。比如,当给出两个分数1/3和2/5时,学生会错误地认为2大于1,因此2/5大于1/3。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思维习惯,我特意设计了一些能够混淆分子和分母的练习题目。比如,我会给学生出一些类似于3/4和4/5的题目,以及5/6和6/7的题目,让他们通过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分数的大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逐渐意识到只看分子或者只看分母是不够准确的,他们开始同时考虑分子和分母,并且在比较分数大小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

另外,我还发现学生对于分数的大小关系缺乏直观感受。分数本身是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很难通过简单的字面理解来感受到分数的大小。因此,我引入了一些游戏和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数大小的直观感受。比如,我会给学生准备一些色彩鲜艳的小球,让他们在面对同一个容器时用不同数量的小球来表示不同的分数,通过比较容器中小球的数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大小关系。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些分数大小排序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比较、排序来加深对分数大小关系的理解。

最后,我发现学生对于分数大小的概念经常与具体的数字混淆。比如,当给出两个分数1/2和1/4时,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1/2大于1/4,因为2大于4。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我在教学中强调分数本身的大小关系,并且加强了比较分数大小时的语言描述。我鼓励学生用"一个整体"和"等分之后的每一份"来描述分数,比如1/2可以理解为"一个圆形的蛋糕被等分成两块,每一块的大小是1/2",1/4可以理解为"一个圆形的蛋糕被等分成四块,每一块的大小是1/4"。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以上的教学反思和方法尝试,我发现学生对于分数的大小关系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准确地判断分数的大小,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作为教师,我深感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二篇】

  一、教材的局限性

1、教学材料过与抽象,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2、没有为学生主动探究创设情景,学生无法进行主动探究。

  二、改为现在的教学方案,有以下几点想法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

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去上,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相加,一定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行。告诉学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于是他们通过操作,把两个分数重新平均分,使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是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

2、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课标中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感受、体验”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可见新课标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探究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那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性质,获得一些经验。

(1) 探究的材料由学生提供。

(2) 学生动手操作,得出两个分数相加的和。

(3) 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一样,不能直接相加,造成学生思维冲突。

(4) 由学生自己概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5) 进行验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情境贯穿整堂课。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课的一开始,引出学生很熟悉的过生日的话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础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用圆纸片代替蛋糕,让学生主动探究,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提出课外延伸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几种分蛋糕的方案,哪种是可行的,哪种是不可行的?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三篇】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看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数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的分数范围扩大到相同的分子的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些的方法,是比较大小的最基本方法基本方法,必须牢固、准确的掌握。

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考虑到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更注重让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上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比”的算理,所以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直观图形,动手折叠等,使学生对算理的理性认识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同时理解通分,并学会通分的方法。

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是化难为易较好的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探索、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进行学习。比如:先在小组内探究2/7和1/6的大小,在班上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再如:先比较1/6和3/10,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展示不同通分的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通分方法,从而突破重难点。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四篇】

以上只是我在执教本节课,想体现的一些想法,但做得还很不够。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不少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困惑。

一、上完课,自己感受最深的是面对活生生的学生,面对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反馈出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我深深感到自己驾御课堂的能力有限,缺少必要的教学机智。例如,新知部分学生作品展示,缺少画龙点睛的点拨,感觉到学生说得比较费劲。又如,一位同学在总结计算法则时,学生说了半天,我不知所云,没有及时地去引导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评价方法单调,未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后半部分课堂气氛显得不够活跃。

二、设计的教学意图不到位。例如,课堂结尾的练习题,提的问题过大,学生提到了分数除法的问题,由于教学时间不够,未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显得练习深度不够。

第三,对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没能很好的利用,感觉对学生关注不够。学生多次出现预案外的生成资源,而我没有充分利用。其实错误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说,我应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做,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五篇】

今天在教学《分数的大小》中,同学的表现又让我再一次欣喜。同学想法的多样化,解决策略的多样性,让我和学生一样很有成就感。

为了让学生在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里完成新知的探究,从而轻松的掌握知识,我在《分数的大小》这一课里,并没有更多的创设情境,而是直奔主题: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这里有一张若干年后重新规划的学校平面图,我们来观察一下。于是出示课本的主题图,请学生寻找图中的信息“教学楼占校园面积的,操场占校园面积的”,并提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学楼和操场那一个的占地面积大?“谁的占地面积大,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折纸、画图或猜想来比较。”于是拉开了本节课新知探究的序幕。

学生先活动再小组交流。反馈中想法真是多样。其中有的同学通过画线段图或画表格直观发现〈;有的同学用折纸:取出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一均分成9份取2份,一均分成4份取1份,把得到的和重叠在一起,发现〈;有的同学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和,发现〈;有的同学把它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发现〈……在这一环节本只想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直观的方式来比较,可没想到连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来比较的方法也都探究出来了,而且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很好解释为什么,使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不攻而破,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看到学生能真正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我真的非常开心。因此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候进行探究,因此探究积极性比较高,效果也比较好;二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三是能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并表达出来,即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及概括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深化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四是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等良好品质的养成,同时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共同完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第六篇】

“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教材教材创设了“两位同学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比较谁看的页数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而产生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心里需求。教材透着这样一个信息:“为什么比较谁看的页数多,只要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我在教学中作为次重点和难点来处理的,通过假设、推理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因为看的是同一本书,都是把一本书看做单位“1”得到的分数。推理和假设两种方法中,学生更愿意接受假设的方法。

除了让全班学生掌握例题中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分数大小以外,我还利用例题和练习中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体会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多元性。有常用的通分和化成小数的方法,有时还会用约分、化成带分数、利用1、1/2、1/3去比较等,假设是学生确信的方法,画图是书上介绍的方法,还有利用分数意义(单位)和某些规律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深深体会到:通分和化成小数是常用的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其他方法是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补充,有着独到的魅力。

本页网址:

https://www.0519news.com/baogao/zonghe/662696.html

《分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 都市文档在线 ✪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445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