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档在线 > 计划 > 教学计划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2022-07-04

1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六篇

2下册语文教学计划集合

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四篇

4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八篇

5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九篇

6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二十六篇

7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九篇

8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十五篇

9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六篇

10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十篇

教学计划】导语,眼前所阅览的这篇有19140文字共九篇,由施新莱用心更正之后发布!学生,也叫学子;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称学生,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高等院校学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假如你对这类文章感觉哪里不好,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一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编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还有课后思考练习题和词语花篮:略读课文后面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及思考练习题和词语花篮。在本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学习链接”。编排了一些名人介绍。

 二、学情

本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5个,女生25个。大部分女生学习自觉,习惯较好,成绩也好,部分男生基础差。通过几学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但还不够自觉,还有个别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差,连最简单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拼读。平时应加强训练。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此举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睁开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了解主要内容。

8、学习课文中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一些方法,能按要求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习惯。

9、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概括能力。课内外阅读量达到14万字。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利用《导学案》教学法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二

关于本方案的说明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以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变革的突破口,而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

近年来,我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试验。特别是我校与网络共同探索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上述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如前所述,这种教学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教学条件。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教学过程。

《五彩池》一课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例,本课件在学校自行开发的教学平台上运行。该平台操作简便,交互性强。

本教学设计在苏州市“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一等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三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想想分号的用法(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要以把一个个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3.预习第三课《开国大典》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四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板书课题:21、爷爷的芦笛

2、课文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来到海边,在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一个暴风之夜的有趣故事。至于这寂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留心。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翱翔婉转蒙胧温润温馨驱赶

3、想想上述两个问题。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翔。

婉转:声音高低起伏很动听。

温润:温暖湿润。

驱赶:赶走。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一(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二(2~~6):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三(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第一、二段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通过朗读,相互启发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过渡: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爷爷清脆的笛音,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

三、精读第三、四段

1、自由轻声读这两段,想一想:“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躯干得一干二净”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写,是不是前后矛盾?

2、指名说。

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4、指名读有关句子。

5、出示:

___________的环境

(1)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

(2)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3)“哗——哗——”海水一浪接一浪,永不疲倦。

(4)刚要开门,“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_________的心理

(1)强强裹紧被子,缩成一团。

(2)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

(3)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把爷爷找回来。

(4)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被窝。

自由读,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用关联词语填空:

______环境太凶险了,________强强感到害怕、紧张。

______环境凶险,________强强最终能战胜了自我,变得勇敢起来。

讨论:强强为什么最终能战胜自我,变得勇敢起来?

四、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5。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读一读你所喜欢的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

二、继续精读第三、四段

1、默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懂的语句。

2、指名说。

3、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导背诵。

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背诵第7~~13自然段。

板书:

  21、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

 #教案#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四、拓展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出示春天的画面)

 2、谁知道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

 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猜诗意。

 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的作家,叫冰心。在她62岁那一年的春天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天的呢? 

二、板书课题,读中审题

 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书情况。

 因课文比较长,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3、教师相机教学生字词。

四、围绕“行”字理思路

 1、默读课文,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

 板书:

 园门口 知春亭 玉谰堂

五、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练习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围绕“儿童多处行”学1——4自然段。

 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儿童多”,把这些句子找出来画下来。

 2、想象着读读,想想该怎样读?学生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读:假如你是这些孩子,沐浴在美好的春光里,你的心情怎样?读读。

 3、指导朗读(随机出示)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5)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6)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学生畅谈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还能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

三、学习5、6自然段 

 1、春天如此让人心醉,快来读读课文。请你找到描写春天的段落,把描写春天的句子画出来。

 出示这两段话: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用一个词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

 再读读。

 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

 课件:展现海棠树图。

 小结: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课件出示: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

四、学习第7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从这段中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那样的喜爱儿童?

 小结: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原来儿童多处春光美。

 板书:

 冰心奶奶 把儿童和春光怎样联系起来的。

五、比较儿童和花的特点

 1、出示第8自然段

 2、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

 反复朗读,感悟相通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

 3、指导朗读。谁来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

 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说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

 引读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

 进行句式变换。

 4、回顾全文。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六、拓展,运用语言

 出示课件(春天的图)让学生用语言描绘。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课后搜集阅读以下作品。

 作品一:《纸船》——体现爱母亲

 作品二:《片段》——体现爱大海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七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教案# 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评:字词学习可以通过预习、小组交流来完成,但老师要注意参与学生学习中,了解学习情况便于指导,不要将此流于形式;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文章内容概括的练习。]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评:有疑则有思,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此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评:勾画、批注已成为高段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笔,“不动笔不读书”]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评: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三、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评:对课文的总结采用了一种学生练笔的方式,避免了老师的说教,也进行了写的训练。]

四、拓展: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评与思: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要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要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篇九

板书设计:

   24海豚救人

  海豚: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1966年一艘韩国海船

  1972年南非一位姑娘

  1992年两名海员

  海豚救人的原因

1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九篇

2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二十六篇

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三篇

4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5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十五篇

6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模板七篇

7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们,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机关政务十八篇

82022年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模板十七篇

9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十五篇

10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十四篇

本页网址:

https://www.0519news.com/jihua/jiaoxue/99516.html

《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 都市文档在线 ✪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445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