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档在线 > 报告 > 其他报告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2024-02-22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一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千米是一位高年级班的数学教师,她深入研究并尝试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千米认识教学法,通过积极创造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千米不断总结经验,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千米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们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千米尝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真正掌握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千米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在例如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千米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并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外,千米还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她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学术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在活动中,千米充分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千米发现自己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他们愿意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被动地接受到了更加主动地探索和思考。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千米发现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千米也深知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意识到自己还需要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因为每一届学生都有其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因此,千米会继续学习和思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千米认识教学法的实践不仅说明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也给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千米的教学实践体现了这一点,她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总之,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创新。千米的教学实践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她的千米认识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才。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二篇】

3月16日是小学数学中心研究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日子,上午在灵岩中心小学听了吴庆瑶老师一节“认识千米”的数学课(教学设计见吴庆瑶老师的博客页),现将听课的思考整理如下:

1、怎样的导入更有效。吴老师从旧知引入,提问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答: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米(教师板书)。提问2:请学生感受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大小。提问3: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其他的长度单位吗?学生答:千米(老师板:千米)从而引入课题。以上导入简洁实用。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思考,这样的导入有空泛之嫌,脱离了生活情境,缺少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的情境,没有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体验。学生的参与欲望不高,难以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认识千米的积极性。因此,我想是否可以采用以下设计: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引出数学信息,具体内容是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添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再结合具体情境感受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短,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紧接着,出示问题情境,(如:灵岩中心小学到南门市民广场的距离有6(),你知道该添什么长度单位吗?(此处的设计教师要做充分的预设(如:学生答:米、公里、里、千米等情况该如何处理)。进而导入新课,千米的认识。

2、1千米=1000米如何引入,1千米和1000米的联系与区别。吴老师的1千米=1000米的引入很有新意(见吴老师的博客页),我以为,是否可以让学生从知识的有效迁移角度出发,让学生猜一猜1千米可能和哪个长度单位有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最后,再帮助学生用吴老师的方法进行验证。在学生建立了1千米=1000米之后,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必要的,只是是否可以让学生在知道两者相等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长度单位是不同的),由此,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产生“千米”长度单位的原因。

以上一点思考请同行指正。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三篇】

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郭元祥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发展》中曾指出我们教师存在的一个缺点: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化书为牢,化地为牢。把我们的学生锁在书本中、教室里。没有结合实践地学习,学生会感到枯燥、烦闷。因此,我们教师应把实践本身看成是一个学生发展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生学会数学。例如,在千米的认识课上,如果单单以书为教材,灌疏给学生,强压学生牢记1千米=1000 米,也许学生接受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具体感知。正如郭老师讲到的我们要避免总是化书为牢,化地为牢。这节课上,我并没有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单位的换算,而是带领学生到100米的跑道上,让学生走一走,记录时间,记录步数,引导学生理解走10个100米就是1千米,在推算中对1千米有了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这节课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课后,让学生去搜集资料,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还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再让学生测一测,从学校出发,走到自己家里大约有几米。巩固知识,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了对千米的认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个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而又要应用于实际生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

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有一种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一笔宝贵的财富。

结合实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就会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之所在。

在这一节课中,我所感觉到的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的组织纪律方面。走出课堂,有的兴趣盎然,而有的是跟着走马观花。这就与教师的操控能力、语言魅力及组织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今后我一定会更加认真钻研教材,练习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本页网址:

https://www.0519news.com/baogao/zonghe/555996.html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Copyright © 2022 © 都市文档在线 ✪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445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8